自由很难承受吗

当下的我是自由的,我打开了7个网页,每个网页都可以在其中消耗时间,但我选择来写这个文章,我开始行动了。也许写一半写不下去了…好吧已经下不下去了,我tm在干什么???

这是因为我有一个稳定安全的背景认知:我认为接下来一段时间是足够安全的。今天不用忧愁吃,刚刚心满意足地从床上爬起来,享受了晒到被子上的阳光。未来的各种可能的不稳定暂时还没有进入我的认知前景中,并不需要考虑它。所以我可以投入,考虑把这篇文章写好。不过也许写着写着肚子饿,我可能会去找吃的,也可能会忍着把这篇文章写完,这是一个选择。to be or not to be,这是另外一个选择。

自由意味着有很多的选择。当我今天从床上“觉醒”,我先享受了一下阳光,然后决定接下来做什么。大部分时候我也不知道要做啥,等待那件事情出现在我脑海中(or手机铃声里),我再去做。不过我会先决定起床,这个决定不会消耗很大的精力(前提是温暖的冬天有阳光)。起床以后,要做的事情自然会一个一个出现。

但很多时候,事情也不是一个一个出现,而是会出现地太多,一拥而上。我该做哪个?有事情可以同时做,还是一个一个做?哪件事是最正确的,最应该做的?

自由意味着不去稳定地依赖任何外界,完全为自己负责。意味着你有权利也有义务安排所有的时间、资源。这当然是很舒服的状态,你掌控了你自己。但这背后又蕴含着一种很深的不稳定感、漂浮感、以及人本质的存在孤独和焦虑。自由让你打破了稳定可依赖的的支撑和结构,也就容易陷入选择困难症。每一件事都浮在你的视野中,很难去pick某一个。要选择一个的同时,也会看到其他的,想去够到其他的,可能有舍弃,贪念会升起。有一种无法脚踏实地的感觉。追问,最有效的,最优的方式是什么?我该怎么安排我的人生?也伴随着对自我的怀疑,我到底在做什么??自由是一个bless-curse。

人追求自由,同时也有逃避自由的倾向(《逃避自由》)。当我离职的时候,我就不自觉地按照以前的状态安排我的生活(也受限于封控期的人身限制)。每天要做锻炼、冥想、看书。中午煮饭的时候练琴,每天花一段时间进行主题学习:心理、英语、写代码… 我会不断地想要将自由的时间填满。当然学习是很充实快乐的。但过于紧凑也会让我紧张与焦虑。

过了一段时间恢复人身自由了以后,我又开始往底部去破罐破摔,我把自己扔到路上了,自由的程度又加深了。我不知道很多事情会怎么样发生。首先我抛弃了在上海的家,我觉得总是能找到一个旅馆,一个住的地方。我选择了开放的广州,通过一些机缘来到了Ling(一个收留流浪汉打地铺的地方),确实可以住。但在这里住有时候又没有边界,有人会晚上看电影、喝酒,但我想睡觉怎么办呢?似乎又减少了自由。但我仍然可以选择去别的地方睡。有一天我阳的时候,晚上发烧39度,不想和大家一起看世界杯决赛,我就临时定了一个民宿。我问老板阳性可以入住吗?他说可以,那我就半夜打车过去睡觉了,睡了2天。这让我感到自由。但是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吗?如果我发高烧要死了,会不会有人救我?生病的时候是非常渴望有人照顾的。但是恢复了以后,又觉得自己拥有了无穷的自由了。心情总是追涨杀跌…

不依赖也意味着长期计划的压力。有时候会意识到,住在这也总是要走的,遇到的人也总是要分离的。会去看待周围每一样事物的关系。这个衣服、消费是必要的吗?我能不能断舍离,放弃所有? 不断在考虑大大小小的分离与死亡。 如果长期主义地做规划,人际、事业、学习等等,似乎需要很大成本。我总是想到,真正的一无所有可能就是出家了吧。人的底限到底在哪里,什么事情是最终可以依赖的,脑子?

在路上就是抛弃计划,选择即兴。但即兴也有即兴的趣味。你可以遇到很多不认识的人,也想象不到事情的发展。我在Ling遇到一个朋友,她刚好退租房子了,然后帮我问了房东,刚好可以让我衔接住到过年。然后我就花了比较少的资源住到了一个很好的房子。我也可以跟着朋友们感受到广州的美食。可以通过包书皮的志愿劳动获得了一本“触catalog”。也许以后可以跟tony学粤语。

就像在玩游乐园的碰碰车,很多东西你想要去撞,但是车子不受控制抓不住。也有别的不知道从哪里出来的车子会撞到你,来到你身边。也许我在学习放下那些抓不住的东西,去尽量感受每个出现在我身边的东西。

虽然如此,但自由也没那么难,我会逐渐习惯于慢生活的。我走了半个小时路程去中通快递退货。我大部分时间无所事事地在ling晒太阳。我享受在菜市场闲逛和买东西,他们姜和蒜的品类都比上海多很多。我观察猫。早晨从山上走到山下的过程很舒服。每天扎个辫子、喝水拉屎、出去走走,心情就不错。我看到那些没什么稳定工作的人,日子过的也没差到哪里去,照样正常地做自己的事情。也许我是这些人里面最有钱的,但有时候他们比我更快乐。所以我也在逐渐习惯于心安理得地享受我的自由,不让那么多想法一拥而上,一个个来就好。最近我好像较少去考虑自由的事情了。

佛陀的答案是什么?他用无常的概念解释了所有的事物都是不稳定的,没有永恒,于是让你放弃了对稳定的、有限的渴求。他又用觉察的概念,把当下的每一个瞬间提升到永恒的地位,让你沉浸在过程中。就像芝诺悖论,每一步是1/2就永远也追不上终点。他把终点消弭了,这个世界没有终点,包括生死。他又把无穷小化作无穷大,用大的觉知,将意识从底部的存在焦虑中抽离,训练自己时刻安住当下,用观察的视角看待焦虑和痛苦,它们自然会有所缓解。佛陀的经历也是衣食富足到一无所有,他在最低谷的时候发现身与心是最后可以依赖的东西。他又将自性推广到无我,让自己与世界融合,消除了边界,也就无穷自由了。这么看来,佛陀的思想过程也是非常合理的,从稳定到不稳定再到永恒的稳定,从限制到自由再到无自由,他找到了大道。

猫的答案是什么?他会在白天睡觉和晒太阳,因为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。当他喝水的时候,我惊讶于他的舌头一伸一舔,很稳定的频率且似乎完全不累。他封闭了他的知觉,就可以无意识地做每一件事。他用他的动物性帮他选择。不过他仍然有细微的选择空间。当我给他喷药的时候,他很痛苦想要逃走,但是我抓住他,他就只能伸爪子,嗷嗷叫。但我相信他没有选择挠我,他能够对动物性有丝毫地控制。不需要太多,有一点点就好。

人群和集体的答案是什么?他们创造一个概念,可以将自由让渡给一个叙事。比如国家、家庭、有意义的团体工作、宗教、资本权力等。这样人就有一个目标了,通过一个目标很大程度减轻了对自由的追求,也解放了对自己的责任。有时候我也想,有份工作其实并不赖,每天起床以后不用想着接下来干什么,又有钱可以拿… 但这毕竟是无常的,工作会裁员,家庭会破裂,到时候怎么办呢?到时候再说吧…

所以一个人可以选的答案也很多吧。有时候做个社会人,有时候做只猫做只狗,有时候深夜做个佛陀来那么一下,都可以。我也在两个极端之间试图找到平衡点。但还是那句话,别有太多期待,享受坐碰碰车。


公众号 | 隆隆.ago
邮箱 | [email protected]
网站 | elon.liandanlu.xyz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